热门搜索:
加快信息化建设。各地要将房屋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统筹纳入各级政务信息化工程给予经费**。统筹
建设城镇房屋、农村房屋综合管理信息平台,逐步将经营性用地、规划、设计、施工、竣工验收、改扩建和
经营等环节信息以及房屋建成年代、结构类型、排查整治和安全鉴定等房屋安全状况纳入系统,形成房屋电子档案,
定期更新数据。充分利用“大数据+网格化”等技术手段,加强部门间数据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提升数字化监管
水平。
根据房屋抗震检测鉴定符合程度,房屋抗震检测鉴定及处理通常包括五个等级:合格、需维修、
需加固、需改变用途和需更新。
1、当各项抗震检测鉴定符合抗震设计规范或鉴定标准要求时,即判断为合格。
2、当仅有少数、次要部位局部不符合抗震检测鉴定要求时通常仅需做综合维修处理。
3、加固处理一般针对有加固价值的房屋,大致包括:
(1)无地震作用时能正常使用;
(2)建筑虽已存在质量问题,但能通过抗震加固使其达到要求;
(3)房屋因使用年限久或其他原因(如腐蚀等),抗侧力体系承载力降低,但楼盖或支撑系统尚可利用;
(4)建筑各局部缺陷尚多,但易于加固或能够加固。
4、当加固代价较大,需要全面加固时,一般宜采用改变用途的处理方法。包括将生产车间、公共建筑
改成不引起次生灾害的仓库,将适用荷载大的多层房屋改成使用荷载小的次要房屋,将属于乙类设防的
房屋改成丙类设防等。改变适用性质后一般仍应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以达到相应使用功能房屋的抗震要求。
5、当房屋无加固价值而仍需使用或在计划中近期要拆迁的不符合鉴定要求的房屋,需要采取应急措施。
如在单层房屋内设防护支架,烟囱、水塔周围划为危险区,拆除装饰物、危险物及卸载等。